菲律宾丛林鸦

Philippine Jungle Crow Corvus philippinus

菲律宾丛林鸦(英文名:Philippine Jungle Crow,学名:Corvus philippinus),是雀形目鸦科鸦属的鸟类。仅分布于菲律宾的中型鸦类,曾被视为大嘴乌鸦的亚种。通体漆黑,具紫蓝色金属光泽,喙长而略钩,体型大于家鸦。食性杂,嗜腐肉,亦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及取食果实,常见于林缘、城镇、农田及椰林等多样环境。

外形特征:全长约46–47厘米,雌雄同色。成鸟通体漆黑,头、颈及上体具强烈蓝紫色金属光泽,翼上覆羽与中央尾羽闪紫色辉;下体黑色带亮泽。颈羽基部灰白,喉羽延长呈缺刻状,形成“腮帮”外观。喙粗长似匕首,上喙脊微拱,基部被密羽掩盖;雌鸟略小,喙拱曲度及尾叉度均较低。虹膜暗褐至近黑,喙与腿脚黑色。幼鸟羽色乌褐,光泽弱,初级飞羽与尾羽较窄尖,喉羽无延长,虹膜淡蓝,嘴基粉红。

鸣叫特征:发出响亮、低沉而粗哑的“weerrk-weerrk-weerrk”声,音节较稀疏,比同域分布的塞拉马德雷鸦更深沉。

生活习性:留鸟,不迁徙。栖息于低地至山地的原始林、林缘、疏林、城镇、农田及椰林等半开放环境,亦见于海岸带。成对或小群活动,具明显领域性;常在地面或树冠觅食,杂食,以腐肉、人类残食、小型脊椎动物、大型无脊椎动物及各类果实为主,亦会抢夺其他鸟类食物或攻击驱赶猛禽。

生长繁殖:繁殖记录见于3–6月(内格罗斯岛)及8月(吕宋岛)。巢为树枝搭建的平台,置于高大树杈高处。每窝3枚卵,卵淡绿色密布棕灰色斑点。关于求偶、孵化期及育雏细节尚缺资料。

区别辨识:与同域的吕宋鸦萨马乌鸦极似,但本种上喙基被羽毛完全覆盖,且飞行时体型更厚实,尾更长而叉度大,翼指明显,飞行姿态平稳直接,不同于前两者略显振翅不稳;后两种眼后有裸皮区,菲律宾丛林鸦则无。与大嘴乌鸦无地理重叠,但本种颈羽基部更白,尾相对更长。

保护现状:IUCN: NE(未评估,自与大嘴乌鸦分列后尚无独立评估)。

地理分布:繁殖区与非繁殖区均位于菲律宾群岛,遍布吕宋、米沙鄢及棉兰老等主要岛屿。

其他:系统分类上,曾长期归为大嘴乌鸦复合体,现基于分子系统学及鸣声差异独立成种;该复合体内可能仍存在多个隐种,有待进一步研究。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菲律宾丛林鸦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菲律宾丛林鸦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