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鹧鸪(英文名:Heuglin's Spurfowl,学名:Pternistis icterorhynchus),是鸡形目雉科鸡鹧鸪属的鸟类。大型褐色鸟类,由德国探险家Theodor von Heuglin首次描述。分布于中非共和国、南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及乌干达西部。
外形特征:体长约32厘米,雄鸟体重504至588克,雌鸟420至462克。具黄色至橙色的腿、喙及眼周裸皮,颈下部及腹部条纹和斑点明显,面部图案强烈。雌鸟平均较小,幼鸟上体条纹更鲜明。
鸣叫特征:领域叫声为主,通常在清晨、傍晚或雨后发出一系列粗糙的‘kreek’声,音调逐渐加大拉长。
生活习性:栖息于中海拔的草原和灌木地带,常成对或小群体活动。饮食多样,包括种子、浆果、千足虫、甲虫、蚂蚁和白蚁。逃避危险时偏好奔跑而非飞行。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3月至6月(乌干达),9月至11月(刚果民主共和国),可能单配偶制。巢建于地面灌木下或密集遮蔽处,每次产卵6至8枚,颜色为淡灰黄色。雏鸟具红褐色和深褐色条纹。
区别辨识:与双距鹧鸪和Clapperton's Francolins相比,黄嘴鹧鸪的裸露部位为黄色至橙色。雌鸟有较小的刺。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广泛分布,无需特别保护关注。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非共和国、南苏丹西部、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和乌干达西部。
其他:被认为是单型物种,无亚种被认可。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黄嘴鹧鸪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黄嘴鹧鸪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