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汶姬地鸠

Barred Dove Geopelia maugeus

帝汶姬地鸠(英文名:Barred Dove,学名:Geopelia maugeus),是鸽形目鸠鸽科姬地鸠属的鸟类。小型鸽类,原产于印尼的 Lesser Sunda Islands,具有独特的橙色眼环和遍布全身的条纹。与东南亚的斑姬地鸠和澳大利亚与新几内亚的戈氏姬地鸠关系密切。帝汶姬地鸠在低地地区的灌木丛、农田和林缘地带安家。

外形特征:帝汶姬地鸠体型小巧,尾巴较长,体长22至25厘米。头部呈淡灰色,具醒目的橙色眼环。上身布满棕色条纹,腹部颜色较浅,同样带有强烈的条纹,仅腹部为白色。翅膀和胸部有广泛的栗色区域,翼下覆羽也是栗色。眼周皮肤为铬黄色,虹膜为淡黄色。

鸣叫特征:帝汶姬地鸠的鸣叫声高亢而明显,为双音节的‘wa-dloo’重复声,间隔约为2至3秒。此外,还会发出持续的、下滑的咕噜声‘grrrrrr’。

生活习性:帝汶姬地鸠在从海平面到山脚的开阔地区活动,包括稀疏的林地、开放的季风林边缘、红树林边缘,以及农田、草地和村庄周围的环境。活动范围可达海拔500米以上(Sumba)、1100米(Timor)和1400米(Flores)。通常单独、成对或小群出现。

生长繁殖:帝汶姬地鸠的繁殖期在Sumbawa和Flores至少从四月至七月,基于已收集的标本证据。具体繁殖细节尚不清楚。

区别辨识:斑姬地鸠相似,但颜色更深,条纹更强烈,条纹延伸至下胸和侧腹,腹部为白色。翼羽和胸下覆羽有广泛的栗色区域。眼周皮肤为铬黄色,虹膜为淡黄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帝汶姬地鸠分布在从Sumbawa向东至Tanimbar Islands,以及东南摩鹿加群岛(Tayandu Islands和Kai Islands)。也在Tukangbesi Islands(Tomea)有记录,可能为放生群体,位于苏拉威东南部附近。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帝汶姬地鸠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帝汶姬地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