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金鸠(英文名:Pacific Emerald Dove,学名:Chalcophaps longirostris),是鸽形目鸠鸽科金鸠属的常见鸟类。广泛分布于印尼至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体长23至28厘米,背部与翅膀呈鲜艳的翡翠绿色,头部及下体为深酒红色,逐渐转灰至腹部下方。眼睛深棕色,喙鲜红,腿足红褐色。
外形特征:太平洋金鸠体型中等偏大,体长23至27厘米,体重介于100至192克之间。雄鸟具有灰色带紫的头部和下体,翅膀和肩部有醒目的白色斑块;雌鸟头部和下体为灰褐色,肩部仅有小块灰斑。幼鸟胸部有模糊的条纹,翼羽尖端呈褐色,缺乏成鸟的白色翼斑。不同亚种在色彩和大小上略有差异。
鸣叫特征:太平洋金鸠的叫声为一系列低沉、哀伤的咕咕声,起初轻柔而后音量和音调逐渐升高。
生活习性:太平洋金鸠主要栖息于各种森林边缘、果园、花园、椰子种植园和森林附近的环境,包括澳大利亚的雨林、封闭的画廊森林、湿硬叶林和季风雨林。它们偏好低地和山脚地带,最高可达1300米海拔。它们通常在地上觅食,以种子和果实为主食,偶尔也会食用无脊椎动物。
生长繁殖:全年均可繁殖,但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筑巢于树上,高至5米,巢由树枝构成,直径约30厘米,深度约10厘米。每窝产两枚乳白色的蛋,孵化期14至16天。幼鸟出生时覆盖着稀疏的黄色绒毛,平均重量约为6.4克。大约5周后,幼鸟能够自由飞翔。
区别辨识:太平洋金鸠与同属其他物种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绿色翅膀和巧克力色的身体。雄鸟与雌鸟的主要区别在于头部颜色和白色翼斑的存在。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北部、中部,新几内亚东部和东南部的卫星岛屿,直至瓦努阿图和新喀里多尼亚。在澳大利亚,它出现在雨林、封闭的画廊森林、湿硬叶林和季风雨林中。
其他:太平洋金鸠能够适应次生林和林缘环境,因此在许多地区分布广泛且数量较多。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太平洋金鸠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太平洋金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