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胸鸻

Rufous-chested Dotterel Zonibyx modestus

棕胸鸻(英文名:Rufous-chested Dotterel,学名:Zonibyx modestus),是鸻形目鸻科 Zonibyx 属的鸟类。这一独特的中型鸻科鸟种主要在南美洲南部的草原和荒野地带繁殖,冬季迁往海滩和沿海平原。其显著特征为鲜明的白色眉纹,深色的上体与亮红褐色的胸部,黑色宽边勾勒,非繁殖季节羽毛颜色较淡。成年个体长度介于19至22厘米,体重约71至94克。

外形特征:成年棕胸鸻拥有灰面白眉,喉部灰,冠部棕色,胸部亮丽的红褐色,下体白色,上体棕色。繁殖期雌雄相似,但雌鸟略显暗淡。非繁殖期成鸟颜色转为淡棕色,上体羽毛边缘明亮,眉纹乳白。幼鸟上体及胸部颜色更深,呈深棕色,具清晰的淡色边缘。

鸣叫特征:飞行叫声为柔和的双音节“peeeu-dip”,有时简化为“peeu”。还发出沙哑的哨声“wheeerr”。繁殖地的叫声为一系列短促的断音,常以低沉拉长的咕噜声结尾。

生活习性:繁殖季节栖息于内陆短草甸,海拔可达2000米,亦可见于沼泽低地或高山湖泊周边的干燥石质地带。非繁殖季节则活动于内陆水淹草地、侵蚀草甸、湿地、溪流、滩涂、沙滩和岩石海岸。

生长繁殖:繁殖期主要在10月至11月,偶尔延续至1月。筑巢于开阔地带,通常在蕨类植物和Empetrum灌木丛中,提供遮蔽。每窝产卵2枚,有时3枚,孵化由双亲共同承担。

区别辨识:通过其独特的红褐色胸部、黑色下缘和白色眉纹易于识别。与同属物种相比,其体型较大,色彩更为鲜艳。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南美智利内陆中南部、阿根廷南部和福克兰群岛。非繁殖季节迁至秘鲁南部沿海、巴西东南部,偶见于乌拉圭和阿根廷北部。

其他:尽管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其在阿根廷北部的越冬地数量似乎有所下降,但在目前栖息地相对较少人类干扰的状况下,该物种似乎安全。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棕胸鸻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棕胸鸻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