鹮嘴鹬

Ibisbill Ibidorhyncha struthersii

鹮嘴鹬(英文名:Ibisbill,学名:Ibidorhyncha struthersii),是鸻形目鹮嘴鹬科鹮嘴鹬属的鸟类。以独特的长而弯曲的红色鸟喙命名。这种涉禽偏好于中亚和喜马拉雅地区的高海拔河流和溪流边的砾石滩,分布范围广泛,从塔吉克斯坦西部至中国东北部。上体灰褐色,腹部白色,脸部和胸部有黑色条纹,头部和颈部蓝灰色。善于隐蔽,单独觅食,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

外形特征:体长38-41厘米,体重约270-320克,喙长6.8-8.2厘米,呈鲜艳的红色并向下弯曲。成鸟上体灰色,腹部白色,有黑色胸带和面部斑块,腿灰色至紫红色。雌雄相似,但雌鸟略大,喙更长。幼鸟缺乏脸部和胸部的黑色,喙色较暗淡。

鸣叫特征:发出类似青脚鹬的响亮‘Klew-klew’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高海拔河流的砾石滩,活动范围从100米至4400米。在冬季会下降到较低海拔,冬季常见于100米左右。主要以河流中的石蛾、石蝇、甲虫等水生无脊椎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单独或小群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4月末至7月,营巢于河流岸边的砾石间,通常产卵3-4枚,绿灰色卵上有黄褐色斑点,由双亲轮流孵化。

区别辨识:长而弯曲的红色喙和独特的黑白相间的羽毛图案是其显著特征,与多数涉禽明显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保护级别:Ⅱ级(2021.02.05)。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亚的河流,从塔吉克斯坦西部至中国东北部,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在中国,分布于新疆西北部、青海、甘肃、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及北京北部。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鹮嘴鹬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鹮嘴鹬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