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苦恶鸟

Black Crake Zapornia flavirostra

黑苦恶鸟(英文名:Black Crake,学名:Zapornia flavirostra),是鹤形目秧鸡科小田鸡属的鸟类。小型、短胖的水鸟,体长约19至23厘米。其主要特征为黑色羽毛,红眼,黄色喙,以及醒目的粉红色腿脚。广泛分布于非洲次撒哈拉区域,除沙漠地带外。该鸟在多种淡水湿地中均可找到,包括沼泽、芦苇丛和水生植被。在适宜条件下,全年均可繁殖。

外形特征:成年黑苦恶鸟体长介于19至23厘米,尾部短,趾长。羽毛以黑色为主,翅膀和背部带有橄榄棕色调,但野外观察时难以察觉。红眼、黄喙和鲜艳的红色腿脚为其显著特征。雌雄相似,但雄鸟体型略大。幼鸟上身呈褐色,头和下体暗灰色,喙绿黄色,腿脚淡红色。绒羽阶段的雏鸟全身黑色。

鸣叫特征:黑苦恶鸟的标志性叫声是一组二重奏,起始于喉咙发出的沙哑‘krrrok-kraaaa’声,随后另一只鸟回应以类似鸽子的咕咕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各类淡水沼泽环境,偏好有足够植被覆盖和部分永久性水域的地方。活动范围包括草丛、芦苇丛、睡莲和其他浮水植物。日间活动,雨后尤为活跃。食物来源多样,包括昆虫、软体动物、小型鱼类、蛙类、植物种子等。

生长繁殖:繁殖期几乎全年,尤其在雨季前后达到高峰。一夫一妻制,繁殖期间具有领地意识。巢穴深而结实,由双方共同建造,位于水面上的植被中,高离水面20至50厘米。每次产卵2至6枚,通常为3枚,孵化期13至19天,由双亲轮流孵卵。雏鸟出生1至3天即可离开巢穴,由父母和前一批幼鸟协助抚养至少3至6周。

区别辨识:马岛苦恶鸟相比,黑苦恶鸟上体颜色更接近板岩黑色而非深褐色,眼环、腿脚和喙均为鲜红色。幼鸟和成鸟在颜色上有显著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次撒哈拉区域,从萨赫勒区南部边缘到南非开普半岛,遍及非洲大陆,但干旱的西南部和东北部沙漠地区除外。

其他:适应性强,能在人工创造的湿地和临时环境中生存。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苦恶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苦恶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