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灰鸢(英文名:Plumbeous Kite,学名:Ictinia plumbea),是鹰形目鹰科灰鸢属的鸟类。又名: 铅灰鸢,中型猛禽,以其石板灰色的羽毛、狭长的翅膀和长尾巴著称。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从墨西哥东北部至阿根廷北部,活动于低地森林和热带草原。
外形特征:成鸟主要为石板灰色,头部和腹部颜色较浅,下体腹部白色,背部有灰色与白色的暗条纹。尾巴短,呈黑色,带有2-3条白色条纹。眼睛为红色,腿为金黄色或橙色。飞行时可见主飞羽上的红色翼羽。雌雄相似,但雌鸟略大。体长34至37厘米,翼展84至94厘米,体重190至280克。
鸣叫特征:发出类似哨声的si-see-oo叫声。
生活习性:活动于低地森林和热带草原,飞行速度缓慢,频繁滑行,几乎完全捕食昆虫,偶尔也吃蝙蝠、鸟、蛇和蜥蜴。用利爪在地面拨弄猎物,或在空中捕捉昆虫,在飞行中吞噬。
生长繁殖:南美灰鸢是一夫一妻制。繁殖期从5月到7月,雌雄开始共同建立一个巢,有时修复旧巢。巢放置于离地面3-30米的大树树叉上。雌鸟每巢产1至2枚蓝色或白色的卵,孵化期为31至32天,雏鸟离巢需36天。
区别辨识:与高度迁徙的密西西比灰鸢相比,南美灰鸢全身颜色更深,缺乏后者翅膀二级飞羽上的白色斑块,而有独特的主飞羽上的红色翼羽。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从墨西哥东北部至阿根廷北部,包括东墨西哥至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以及特立尼达岛。
其他:南美灰鸢在迁移过程中,尤其是在死树枝上栖息时,会形成较大的群体。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南美灰鸢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南美灰鸢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