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绿鹭

Striated Heron Butorides striata

南美绿鹭(英文名:Striated Heron,学名:Butorides striata),是鹈形目鹭科绿鹭属的鸟类。南美大陆唯一可见的Butorides属成员,分布于巴拿马东部至阿根廷北部的淡、咸水湿地。体型小,具黑帽、墨绿背、灰胸及中央宽阔白纹、亮橙黄腿,常独自在密生植被边缘静立或施展多种技巧捕鱼。

外形特征:体长约35–48厘米,翼展52–60厘米,体重145–220克。成鸟头顶及枕部黑色,背部墨绿带灰,翼覆羽缘灰白;喉与胸中央具显著白色纵纹,胸侧及颈侧深灰或带褐;腹部余部灰;虹膜黄色,嘴黑基部黄,腿亮橙黄。幼鸟上体暗褐具白点,颈及胸布满深褐色纵纹,下体淡褐并具暗斑,嘴与腿色较暗。

鸣叫特征:惊叫或飞起时发出尖锐的“skeow”或“skow”,可连续数次;受扰时发出连续的“ku ku ku”“kek kek kek”;求偶时伴有“show ch”“raaah”及清脆的喙击声,回巢育雏时轻柔“cuck cuck”,雏鸟乞食“tik tik tik”。

生活习性:栖于海平面至海拔3000米的红树林、溪河、湖泊、池塘、河口、潮间带、泥滩及稻田等湿地。留鸟,偶见向北游荡至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及加勒比诸岛。单独觅食,领域性强,静立、诱饵、慢步、快跑、足拨、倒挂等多种技巧并用,以小鱼、两栖、昆虫及甲壳类为主。

生长繁殖:繁殖季因地而异,阿根廷北部9月至次年3月。多单独营巢,偶成小群;巢由枝条构成,通常无内垫,置于0.1–10米高的树丛或灌丛中。每窝3–5枚淡青绿卵,孵化期约21–25天,双亲轮流;雏鸟14–30天离巢。首年可繁殖。

区别辨识:在南美范围内无同属近缘种混淆;体型明显小于夜鹭属(Nycticorax)及池鹭属(Ardeola)成员,具黑帽、绿背及黄腿组合易识别。

保护现状:IUCN: LC(无危)。在南美普遍且局部丰富,暂无数量下降趋势。

地理分布:繁殖与非繁殖区重合:巴拿马东部、整个南美大陆南至智利北部及阿根廷北部。

其他:南美绿鹭为单型亚种striata,无亚种分化记录。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南美绿鹭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南美绿鹭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