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胁雀鹰

Chestnut-flanked Sparrowhawk Accipiter castanilius

栗胁雀鹰(英文名:Chestnut-flanked Sparrowhawk,学名:Accipiter castanilius),是鹰形目鹰科鹰属的鸟类。是非洲中西部热带雨林中的小型猛禽,以其深色石板灰背、猫头鹰般的面容、浓密的红棕色和灰色条纹胸腹以及更红的侧翼而著称。体型小巧,鲜少在密林深处出现,偶尔可见其跟随行军蚁群活动。

外形特征:成年栗胁雀鹰体长28-37厘米,翼展43-58厘米,雄鸟体重115-150克,雌鸟147-200克。上体呈黑灰色,喉部细白纹,侧翼和大腿为栗色,虹膜红色,蜡膜和脚黄色。雄鸟尾巴较长,下方颜色较暗,雌鸟下方颜色更深,侧翼斑纹更重。幼鸟上体棕色,喉部中央有条纹,胸部斑点密集,侧翼条纹或斑点,虹膜灰绿至黄绿色,蜡膜绿黄色,脚黄色。

鸣叫特征:鸣叫特征尚未被描述。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地热带常绿森林,有时延伸至邻近的密集次生林。倾向于在低处(1-3米)的灌木丛中活动。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观察到其在村庄附近和种植园中猎食,甚至进入民宅追逐鸡只。主要在低海拔地区活动,从海平面至约750米高度。

生长繁殖:繁殖信息有限。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主要繁殖期为1月至4月,幼鸟出现在1月至6月。加蓬地区的繁殖可能也在1月至4月间。未报道空中求偶飞行展示。

区别辨识:与较大的非洲鹰红胸鹰相似,但可通过其较小的体型、较长的尾巴和更暗的颜色加以区分。雄鸟具有相对于其他趾较长的内爪。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CITES II级。尽管隐秘,但在原始森林的大片区域内仍被认为相对常见。然而,对森林砍伐脆弱,部分地区的数量可能因森林严重破坏而大幅减少。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西非,从尼日利亚南部向东和向南穿过喀麦隆和加蓬至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盆地)。其在尼日利亚以西的上几内亚森林的存在需进一步确认。

其他:通常被视为单一物种,尽管一些权威认为刚果盆地的小型个体为亚种 beniensis。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栗胁雀鹰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栗胁雀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