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鼻天鹅

Mute Swan Cygnus olor

疣鼻天鹅(英文名:Mute Swan,学名:Cygnus olor),是雁形目鸭科天鹅属的鸟类。又名: 赤嘴天鹅。北半球体型最大的水鸟之一,通体雪白,喙呈橙红色,基部具黑色疣状突起。原产于欧洲至西亚,后被引入北美、日本、新西兰等地。因其优雅外形与“终身伴侣”习性,在欧洲文化中象征爱情与高贵,但亦因过度啃食水生植被、驱逐本土水禽而被部分地区列为入侵种加以控制。

外形特征:成鸟通体纯白,喙橙红,基部具大而黑的疣状突起;雄鸟体型大于雌鸟,平均体重10.2千克,雌鸟8.4千克,体长1.27–1.52米,翼展2.1–2.4米。幼鸟分“灰型”与“白型”两色型:灰型幼鸟灰褐,喙灰;白型幼鸟乳白,喙粉。两者均于第二年换为成鸟羽色,疣突随年龄增大,雄鸟尤显。

鸣叫特征:英文名虽然为“无声天鹅”,实则能发出多种低哑声:求偶时短促鼾声;受扰时爆鸣与嘶嘶声;凯旋仪式发出低沉喇叭声;群体内以咕噜、哨音呼应。飞行时翼振发出独特远达2千米的“歌声”。雏鸟发出尖细“吱吱”联络声。

生活习性:栖于中-大型淡水或微咸水体,尤喜挺水植物繁茂的湖泊、缓流河段、河口。多为留鸟或仅短距迁移,冬季随结冰情况移至开阔水域或海岸。以沉水植物为主食,偶食牧草、残谷及少量动物残骸;通过“倒竖”(up-ending)可探至1米深取食。领域性强,常成对或小家族群活动,非繁殖期可聚数十至数百只。

生长繁殖:一夫一妻制,配对通常终身。2–4岁性成熟,北方种群3月开始占区,巢建于水边芦苇或香蒲丛中,亦用人工浮岛。巢径可达4米,高0.5米,每窝5–8枚卵(1–11枚),卵青绿后转白,均重约364克。雌鸟单独孵卵约36天,雄鸟警戒。雏鸟早成,出壳当日即可游水,120–150日龄飞羽长齐。育雏期亲鸟背负幼鸟、拨水助食,失败后可补巢重孵一次。

区别辨识:与同属相比,疣鼻天鹅喙橙红具黑疣,颈常呈S形弯曲;越冬时与黄黑喙的大天鹅小天鹅亚种 bewickii 同域,后两者颈更直、喙色图案不同且更惧人。北美引入区需与黑喙的黑嘴天鹅区分,后者体型更大、颈更挺。

保护现状:IUCN: LC(无危)。欧洲种群稳定且受《欧盟鸟类指令》保护;北美因生态影响被多州列为入侵种,实施巢卵处理与成鸟移除。

地理分布:繁殖于欧洲43–63°N、西亚至里海、黑海,并零星分布于蒙古、中国东北及黄河流域。冬季南迁至地中海、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及朝鲜半岛黄海沿岸。引入种群已定居北美大西洋沿岸(马萨诸塞—弗吉尼亚)、五大湖(安大略、密歇根)、英属哥伦比亚东南部及日本北海道、新西兰南岛等地。

其他:存在灰、白两色型,白型在欧洲东部与北美引入群比例高,曾称“波兰天鹅”。考古证据显示英国自末次冰期后即有其遗存,否定“中世纪引入”旧说。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疣鼻天鹅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疣鼻天鹅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