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尾马岛莺(英文名:Wedge-tailed Jery,学名:Hartertula flavoviridis),是雀形目马岛鹎科楔尾杂鹛属的鸟类。马达加斯加东部雨林中下层的小型莺类,尾长而呈楔形,体背橄榄绿,腹面鲜黄,耳羽具灰色块斑。喜在死叶团中探食昆虫,常与其他莺类混群活动。
外形特征:体长12–13厘米,体重9–11克。体型纤细似柳莺,尾部显著延长且渐尖。具淡色眼圈及眉纹;头顶及上体橄榄绿;喉、胸及腹部亮黄,尾下覆羽带绿色;虹膜褐色;上喙煤黑色,下喙淡蓝灰色;跗跖淡黄灰色。雌雄同色。幼鸟与成鸟相似。
鸣叫特征:发出尖细、带鼻音的连续“tsee zeeezeezeezeezeezeezee zee zee”,觅食时常不间断鸣叫,有时先以尖锐的“tsit tsit”开头。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马达加斯加东部的密集雨林下层,海拔500–1400米最常见,低地稀少,2300米以上缺如。推测主要为留鸟。以昆虫为主食,活跃于林下叶层,常倒挂摘取叶片上的昆虫,专精于撕开被蛛网缠裹的枯叶团。常3–7只结小群,亦频繁加入混合种觅食群。
生长繁殖:繁殖资料有限。已知1月有繁殖记录。巢为椭圆形球体,侧面顶端开口,由草及其他植物构成,悬于距地1–2米处。每窝2枚卵。其他信息不详。
区别辨识:体型大于Neomixis属的杂鹛,下体黄色更亮,尾呈渐长形;与短嘴旋木鹎相比,体型较小,嘴短而细,眼圈较不明显,下体黄色更鲜艳。与隐马岛莺相比,栖于下层且体色更暗,具灰色耳斑;与绣眼马岛莺相比,无明显眼纹,背部带绿色。
保护现状:IUCN: NT(近危)。分布范围破碎,数量不丰。中海拔森林虽受威胁较小,但仍因农业扩张与木材采伐而持续丧失,可能面临栖息地缩减风险。
地理分布:繁殖区:马达加斯加东部森林区(除桑比拉诺地区)。非繁殖区:资料缺乏,推测全年留居繁殖区。
其他:曾归入Neomixis属,现独立为单型属Hartertula,且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楔尾马岛莺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楔尾马岛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