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柳莺(英文名:Eastern Crowned Warbler,学名:Phylloscopus coronatus),是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体型较大的柳莺属鸣禽,俗名“东冠柳莺”。头顶具淡色中央冠纹,黑色侧冠纹与白色眉纹形成强烈对比;上体橄榄绿带黄,下体乳白,尾下覆羽鲜黄,橙黄色宽嘴为其关键特征。繁殖于俄罗斯东南部、中国东北至华中及日本,非繁殖期迁至东南亚低地森林。
外形特征:体长11–12厘米,体重8–10.5克。上体黄绿橄榄色,翼上覆羽尖端黄白,形成一条狭窄而明显的翼斑;新鲜羽衣时翼斑显著,磨损后变淡。头部具长而白的眉纹(眼先略黄),黑色侧冠纹与中央淡色冠纹对比强烈,但冠纹常不延伸至前额,野外有时不可见。耳羽及下方白色微黄,腹部至尾下覆羽柠檬黄色。虹膜深褐;上嘴褐色,下嘴鲜黄;脚蓝绿至灰褐色。雌雄同色。幼鸟上体较褐,冠纹模糊,尾下覆羽暗黄。
鸣叫特征:繁殖期自树梢发出清晰上扬的哨音歌曲,通常为“pitschu-pitsch-wii”或更长的“tuweeu tuweeu tuweeu tsu-eet, tsu-eet-tzaa”,末音嘶哑;另有柔和的“cheroo cheroo”及短促“tsi-it tsi-it tsyaa”。常见叫声为轻柔的“phit phit”,偶尔发出粗糙鼻音“dwee”或“zweet”。非繁殖期极少鸣叫,偶发短促“fit”或甜美“chi”,后者类似艾吉柳莺常见叫声。
生活习性:繁殖季选择泰加林内海拔约1830米以上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河岸林的林缘和林中空地,亦见于雪松、云杉林。非繁殖期迁至低地和丘陵的常绿、混交林及红树林,活动高度低于2000米。完全迁徙,8月下半月自繁殖地经中国东部、泰国北部、老挝南下,3月北返,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过华中、南乌苏里地区。冬季极少量见于苏门答腊,欧洲有迷鸟记录。单独或繁殖季后在混群中觅食,活动于灌丛至林冠,以小型昆虫和蜘蛛为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5月中旬至7月,幼鸟6月末至7月离巢。具领域性,巢受侵扰时强烈驱赶入侵者。巢呈球形,由干草、叶、苔藓构成,置于地面或岸坡灌木下、小树低枝间。每窝4–7枚卵,孵化及育雏期尚无确切数据。巢常被Cuculus horsfieldi寄生。
区别辨识:与冠纹柳莺、西南冠纹柳莺、华南冠纹柳莺相似,但冕柳莺头纹对比更强烈,具单条翼斑,体型较大,嘴长而粗,下嘴全黄;与西南冠纹柳莺相比,体型更大,身形更修长,仅一条窄翼斑,覆羽基部绿色而非暗色,下体除尾下覆羽外更白,眉纹后部更白,侧冠纹色浅。
保护现状:IUCN: LC(无危)。全球未受威胁,在繁殖区常见至局部丰富,为俄罗斯乌苏里地区森林中最常见的繁殖鸣禽之一。
地理分布:繁殖区:俄罗斯东南部的阿穆尔地区、乌苏里地区,中国东北及华中(内蒙古北部、黑龙江北部和东部、吉林东部,四川东部及重庆),萨哈林岛、朝鲜半岛及日本。非繁殖区:缅甸南部向东至柬埔寨南部,南抵苏门答腊和爪哇。迷鸟记录:德国、芬兰、荷兰、挪威、英国、孟加拉国及柬埔寨。
其他:历史上曾与饭岛柳莺视为同种,现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冕柳莺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冕柳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