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拟䳍(英文名:White-bellied Nothura,学名:Nothura boraquira),是䳍形目䳍科拟䳍属的鸟类。小型,身长约27厘米,上体呈沙色,背部混杂着锈色和深色斑点,腹部白色。分布于南美洲,主要见于巴西东北部至玻利维亚东部和巴拉圭东北部的干燥灌木丛和草地。
外形特征:白腹拟䳍的羽毛色彩多样,额头和头顶的羽毛黑色边缘呈红棕色,侧颈有短的淡白色条纹,后颈和肩部的羽毛中心黑色,边缘白色。背部花纹复杂,由棕至肉桂红棕色底色上的淡色条纹、黑色波状线和宽条纹组成。翅膀覆羽较少黑色,但有大的斑点或波浪状条纹。喉部白色,前颈灰棕色带黑色条纹,胸部淡黄色到白色,腹部白色。虹膜淡黄色,喙角棕色至灰色,腿鲜亮黄色。两性相似,幼鸟胸部斑点较暗。
鸣叫特征:鸣唱为高音的‘peeea’声,音调逐渐下降,间隔3至5秒重复。低沉的‘bit bit bit’声用于群内联系;起飞时发出响亮的‘pswit’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热带地带的干燥牧场和草地,伴以荆棘灌木和零散树木。在巴西,其生境涵盖密林和开阔的caatinga区域,以及cerrado地带和Chaco的一部分。以小群体生活,具体饮食资料不详,但据知吃地面或低矮灌木上的果实,少量无脊椎动物,花蕾,嫩叶,种子和根。通常被认为是留鸟。
生长繁殖:繁殖记录显示,筑巢、孵化的成鸟和雏鸟可见于12月、3月、5月和6月,小雏鸟出现在12月和1月。每窝产2至6枚棕色巧克力色的蛋,雄鸟负责孵化。巢位于地面的浓密灌木或抬高的树根之间。
区别辨识:与近缘物种相比,白腹拟䳍的下翼覆羽有条纹,颈部条纹排列独特,形成三行可见的条纹。雄鸟和雌鸟相似,幼鸟的胸部斑点颜色更深。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物种状态知之甚少,可能数量稀少且在减少。其生境因农业发展受到威胁,特别是在其分布范围内的干旱caatinga区域。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洲的巴西东北部至玻利维亚东部和巴拉圭东北部。在巴西,其生境包括东北部和中部的干燥灌木丛和草地。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腹拟䳍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腹拟䳍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